2022-11-23 16:05:03
浏览:
一.原材料质量控制
1.1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的产品。
1.2粉刷石膏干料进场后,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抽检,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使用。
1.3应采用具有防潮性能的包装袋。
二.拌制过程质量控制
2.1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,以及现场指导。
2.2必须严格配合比进行拌料。
三.抹灰空鼓裂缝控制
3.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; 墙面浇水不透,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( 或底灰) 吸收,影响粘结力,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,使水渗入砖墙里面达8mm ~ 10mm 即可达到要求。
3.2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,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,经开关振动,将门窗框两边的灰振裂、振空。故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序,应设专人负责。
3.3基层偏差较大,一次抹灰过厚,易产生干缩开裂,应分层衬平,每层厚度为7mm ~ 9mm。
四.面层起泡、抹纹、爆灰控制
4.1底灰过分干燥,因此要浇水湿润。否则刮罩面灰后,水分很快被底灰吸收,故压光时容易出现漏压或压光困难; 若浇的浮水过多,抹罩面灰后,水浮在灰层表面,压光后易出现抹纹。
4.2抹完罩面灰后,压光跟得太紧,灰浆没有收水,故压光后多余的水气化后产生起泡现象。
4.3应确保熟化时间,灰膏中若存有未熟化的颗粒,抹灰后遇水或潮湿空气就继续熟化、体积膨胀,会造成抹灰层的爆裂、出现开花。
五.抹灰细部观感质量控制
5.1抹灰面不平,阴阳角不垂直、不方正。抹灰前应认真挂线,做灰饼和冲筋,阴阳角处亦要冲筋、顺杠、找规矩。
5.2踢脚板、水泥墙裙、窗台板等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,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正。操作时应认真,按规范要求吊垂直,拉线找直、找方,对上口的处理,应待大面抹完后,及时返尺把上口抹平、压光,取走靠尺后用阳角抿子将角撂成小圆。
5.3暖气槽两侧、上下窗口墙角抹灰不通顺。应按规范要求吊直,上下窗口墙角应使用通长靠尺,上下层同时操作,一次做好不显接槎。
5.4管道后抹灰不平、不光,管根空裂。应按规范安放过墙套管,管后抹灰应采用专用工具( 长抹子或称大鸭嘴抹子、刮刀等) 。
5.5接顶、接地阴角处不顺直。抹灰时没有横竖刮杠,为保证阴角的顺直,必须用横杠检查底灰是否平整,修整后方可罩面。
六.成品保护控制措施
6.1抹灰前必须事先把门窗框与墙连接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嵌塞密实( 铝合金门窗框应留出一定间隙填塞嵌缝材料) : 门口钉设铁皮或木板保护。
6.2要及时清扫干净残留在门窗框上的砂浆。铝合金门窗框必须有保护膜,并保持到快要竣工需清擦玻璃时为止。
6.3推小车或搬运东西时,要注意不要损坏口角和墙面。抹灰用的大杠和铁锹把不要靠在墙上。严禁蹬踩窗台,防止损坏其棱角。
6.4拆除腳手架要轻拆轻放,拆除后材料码放整齐,不要撞坏门窗、墙角和口角。
6.5要保护好墙上的预埋件、窗帘钩、通风篦子等。墙上的电线槽、盒、水暖设备预留洞等不要随意抹死。
6.6抹灰层凝结前,应防止快干、水冲、撞击、振动和挤压,以保证灰层有足够的强度。
6.7要注意保护好楼地面面层,不得直接在楼地面上拌制灰浆。